? ? ? ? 本报记者? 黄嫣然
? ? ? ? 发现顺北亿吨级整装大油气田,形成8000米特深层开发配套工程技术体系;清洁油品生产系列技术开发成功并推广应用,如期完成国6油品质量升级任务;攻关形成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技术,建成运行侧线试验装置……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石化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产业发展需求,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,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持续深化。
? ? ? ? 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,首创国内页岩气立体开发模式,确保涪陵页岩气田持续稳产。炼油技术方面,开发新型硫酸法烷基化等技术并实现工业转化,油品质量升级技术基本完备。化工技术方面,世界*大规模360万吨/年煤制烯烃装置投产,中国石化成为*个掌握全流程MTO反应及分离技术的供应商。公用技术方面,攻关形成大型液化天然气(LNG)接收站成套技术并实现工业应用。持续调整化工产品结构,高端产品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,突破了48K碳纤维大丝束工业化技术,在全球*实现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在油田领域大规模应用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,加快推进重大项目“医用防护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”,成功研发出口罩熔喷布聚丙烯专用料,有力支撑了16条熔喷布生产线投产。
? ? ? ? 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石化取得9项重大技术突破及两项前沿领域技术研发突破,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、科技进步奖20项,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,获中国*金奖两项、银奖7项和优秀奖30项,*创造和管理水平保持央企*地位。5年间,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,一体化优势更加明显,产销研结合机制不断深化,推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。
? ? ? ? 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,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架构,建成休斯敦研发中心、中东研发中心,与高校、科研院所成立前沿领域联合研发中心,启动了首批合作项目攻关;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,探索技术与资本融合发展新模式,建设了“创新空间”网络平台,启动12个新领域培育项目,设立5家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创新公司;深化科技“放管服”改革,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;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“十三五”期间,有4人当选两院院士。截至目前,中国石化“十条龙”项目累计192项成套技术顺利“出龙”。
本文转载自见能源之新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
声明: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,凡图文未 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,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,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 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,如未及时联系本站,本网 站不承担任何责任